朝阳区水站以“减碳增效”为目标,构建“资源化利用-清洁能源-生态融合”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体系,成为全国首个通过ISO 14064碳中和认证的城区供水网络,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8万吨,相当于种植450万棵树。
技术创新:全流程资源化利用
朝阳水站率先应用“中水回用+污泥制肥”技术。高碑店再生水厂配套水站将生活污水净化为工业用水,供应燕莎商圈冷却塔及亮马河景观补水,年节水3000万吨;污泥经低温碳化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,用于朝阳公园绿化,形成“污水-净水-肥料”闭环。某社区水站试点“雨水花园”系统,年收集雨水12万吨,用于冲厕及灌溉,户均水费降低18%。
能源革命:光伏+储能驱动低碳运营
朝阳水站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78%,总装机容量12兆瓦。望京科技园水站屋顶光伏板年发电量180万度,满足自身70%用电需求;剩余电力并入国家电网,获绿电补贴超50万元。储能系统实现“削峰填谷”,在用电低谷期充电,高峰期释放,单站年节省电费12万元。2025年统计显示,朝阳水站单位供水能耗较2019年下降34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生态融合:水岸共治打造宜居空间
朝阳区探索“水站+滨水空间”共建模式。坝河滨水绿道沿线水站拆除围墙,改建为透明玻璃幕墙,市民可直观观看制水流程;内部设置净水科普展厅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0批次。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水站与游船码头结合,屋顶花园成为观景平台,带动周边商业销售额增长25%。这种“去工业化”改造使水站从“城市背面”转变为“景观界面”。